一到夏天好多小伙伴的出行目的地中
一定会加上一个地方
吹吹风、玩玩沙、拍拍照
偶尔还能晒晒狗粮
但最近的厦门海边出现了一个奇观
瞅着这阵势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抓泥鳅呢
跟着照片的角度在往远看一些
这场面虽然不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但也是极为“壮观”
密密麻麻的人群蹲着在挖花蛤
你徒手来,我用铲
你有桶装,我有袋
你伸一米,我挖两米
一些有备而来的主
还带上“挖花蛤”的利器
——电风扇前盖
手起手落就是满满一盘
海滩是大家的
但是这样随便挖花蛤
海滩变成千疮百孔的
有没有危险呢
依据涨潮和退潮的时间,农历初一和十五大概下午4、5点的时候退潮一般可以挖到花蛤。
有人担心重金属污染,所以海边挖的花蛤能吃吗?
花蛤喜欢吃海洋藻类,有些藻类是有毒的,包含神经毒素,但花蛤偏偏不敏感,食用后只是保存在体内,人食用后会中毒。因此如果海域发生赤潮,那这片海域的花蛤就不宜食用。
但挖花蛤重在乐趣,在海边玩耍的乐趣,带上小孩享受这美好的亲子时刻,顺便也让他们感受一下厦门讨海人的生活。
小孩去海边玩沙子用的铲子这时候就可以排上用场啦!
当然你要用手挖也可以,就是会挖久了手会很痛。
你还可以带上家里的汤匙、饭勺等,更有人用挖花蛤神器——电风扇罩子哦!带上挖花蛤的工具再带上袋子装花蛤
给大家提供几个鱼友分享的挖花蛤圣地
1、厦大白城:厦大白城海边,可47、29等路线可到厦大白城,逛逛美丽的海岸线,顺便挖挖花蛤;
2、观音山:坐公交车58路或者68路到观音山观音山商业街站,往海边走;
3、五缘湾:坐车到钟宅村口站,然后往五缘湾海边走去;
4、湖里浦口、集美龙舟池、翔安新店后滨、同安后田
依据涨潮和退潮的时间
农历初一和十五
大概下午4、5点的时候
一般可以挖到花蛤
但是海水退到最低潮后
马上就开始涨潮
一旦水没过膝盖
越晚就越难回到岸边
而且潮水每天涨潮
落潮的时间不一样
不熟悉潮水的人很容易
错过回来的时机
看这片区域的水深
已经达到了50-60厘米
海水仍在不断上涨
而挖花蛤的人们却并没有觉察到
虽然挖花蛤有趣
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所以,海边挖花蛤也要有安全意识
要时刻注意涨潮
千万不要挖着挖着
就不自觉走向深海区域
因为挖花蛤出事的例子时有发生:
15年7月,一名集美凤林村妇女和同村另外八名妇女一起来到集美大桥桥墩附近挖花蛤,期间海水涨潮,这名妇女不慎落入了海中。
16年翔安六旬老人在椰风寨附近海域挖花蛤,往海里走了不到30米,老人不知道为何滑倒,整个人倒在水里,最后不幸溺亡。
花蛤有净化海水的功能?
我们先来看一组实验
实验材料和工具
花蛤、海泥、海水、海藻等
实验步骤
首先,我们往两只一升的烧杯内
等量加入800毫升的海水
再用一毫升海泥泥浆
和80毫升的微型藻类混匀后
分别加入两个烧杯
模拟浑浊的海床环境
最后,在右侧烧杯内
放入了十多个花蛤
并用计时器开始计时
实验结果
五分钟后,我们通过画面可以看出
右侧放有花蛤的烧杯内
海水的浑浊度已经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19分58秒